厲害了,過去讓農民頭疼不已的秸稈,卻能通過蒙城上元集團公司“點草成金”,搖身一變成搶手的“香餑餑”,在這家公司辦公室椅子和辦公室的背景墻都是秸稈加工而成到底神奇在哪里?
這是他們公司最新研發麥草板,它的強度已經超過木板的強度,在椅子上面就實現了發達國家提出的以草代木。
在上元集團公司辦公室,你可能沒有想到,這樣的椅子和辦公室的背景墻都是秸稈加工而成,企業老板吳佳奇向我們介紹開發的新產品。
他說這是一種綠色的轉化, 現在他們第一個產品做的是生物質顆粒,附加值不高。下一步他們研發的椅子板 ,和麥草板材,附加值會更高一點 ,真正的把秸稈的附加值拉伸 ,讓老百姓板獲利更多。
蒙城上元集團公司是一家生物質能源上下游全產業鏈的企業。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材料,通過粉碎、成型加工成生物質顆粒,作為燃煤替代品廣泛應用于鍋爐、生物電廠等領域。
引領企業發展的掌舵人吳佳奇在六年前還是個平凡無奇的小老板,短短幾年時間,吳佳奇是如何成為一家集團企業負責人的呢?這還要從他年幼時的一件小事說起。
吳佳奇1985年出生在我縣莊周前吳村,到了八歲的年齡連涼鞋都沒穿過,看到鄰居家的孩子新買了一雙涼鞋羨慕不已。問母親要錢去買,母親說田園里有吃不完的辣椒,你摘了賣去。
媽媽隨口一句話,吳佳奇卻當真了,從田園里摘了一筐辣椒,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得到了鎮上。可那么小的孩子連稱都不認得,吳佳奇竟論個賣起辣椒來,最后還賣了三塊八毛錢。
三塊八毛錢買了一雙涼鞋,這件事情發生之后,吳佳奇想只要自己腳踏實地想去做,肯定能成功。
幼年的這件事情留給吳佳奇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中專畢業后,別的同學都在想著打工找工作,而他卻想自己創業。
十七八歲正是年輕人懵懂快樂的時光,吳佳奇卻東拼西湊了三萬多塊錢買了一輛二手車到江蘇吳江市七都鎮跑運輸。
讓吳佳奇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拉銅材,因為貨物比較貴重,每次運輸都有人跟車,中途有一次,跟車的人家庭有事不能跟車,貨已經裝車,就讓吳佳奇一個人送過去,一車銅裝十噸將近百十萬塊錢,就在這次運輸的過程中,卸過去之后這邊秤稱那邊過磅,一點都沒有少,從此以后,那個老板非常認可我。
一年后,當吳佳奇想擴大運輸線路,增添貨車卻缺乏資金時,這位潘老板主動幫吳佳奇解決了15萬的購車款,隨后,吳佳奇又拓展了業務,到浙江湖州家具公司運輸辦公椅。
2009年,正趕上這家家具公司飛速發展的時期,工廠里的原材料供應不上,吳佳奇瞅準了商機,準備回鄉投資一家木業公司。當下定這個決心,吳佳奇停掉運輸的所有業務,把精力集中到佳森木業的創辦中。
吳佳奇說,他以前看過一本書,做什么事一定要聚焦,一定要全身心的去做,稻盛和夫的干法,當一個人斷了后路的時候只能往前沖。
在工廠發展過程中,吳佳奇首先面臨的是產品質量問題,其次公司的管理,產品的銷售,都遇到了瓶頸。談及發展中的困境,吳佳奇把一切歸咎于自身的不足。
吳佳奇認為,一切的不行都是自己的不行,其實都是沒有管理能力,導致公司,團隊沒有積極性。
此后,吳佳奇經常外出考察、學習,只要是專業技術、企業管理方面的講座,他幾乎都會去參加學習。2013年,每年一度的世紀成功論壇在北京召開,講師的一席話,讓吳佳奇找尋到企業今后發展的方向。
講師說道未來經濟發展有三個行業不可以做,煤炭、鋼材、水泥是不能做,產能過剩;講師又說道互聯網,金融,第三是新能源,緊接著說你們這些企業家,你們盡到了團隊責任家族責任企業責任,但你們沒有盡到社會責任。
聯想到每年午收后焚燒秸稈造成的煙霧彌漫,環境污染,吳佳奇把目光瞄準到用秸稈等農作物為原料的生物質顆粒。2013年下半年,吳佳奇經過考察后與南京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上元集團。在安裝設備的過程中,吳佳奇意識到生產技術方面的重要性,決定并購山東的設備制造生產企業,真正做到從設備安裝、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
公司以秸稈等農作物為原材料,通過粉碎、成型加工成生物質顆粒,作為燃煤替代品廣泛應用于印染化工、生物電廠等領域,實現農作物秸稈向綠色高效清潔能源的華麗轉變。由于產品環保、低廉的特點,公司的生物質顆粒一上市就達到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隨著秸稈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收集秸稈等農作物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便于管理和調度,吳佳奇決定在全縣小麥集中種植區聘請秸稈收集經紀人,采取“公司+經紀人”的合作模式。
秸稈加工點辦在村里,秸稈處理有了出路。
在蒙城縣岳坊鎮岳東社區小麥一開鐮,當地的秸稈成型燃料加工點就帶著幾部秸稈打捆機隨后趕到。秸稈打捆機所到之處,很快滿地的秸稈就被收拾的干干凈凈。紀文山等村民爭相帶著三輪車以一元一捆的價格往收購點送。
目前,上元集團公司已經在我縣白楊、籬笆、楚村等鄉鎮設立5個加工點,預計今年消耗4萬噸秸稈。下一步,企業還將提高秸稈等農作物的附加值,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共贏之路。
吳佳奇想著如果生物質能做成板材,將來以后做成麥草別墅,做成麥草地板,麥草的裝飾板、包裝板,這一塊的使用量會很大,如果往這方面去延伸,會好的太多。
在吳佳奇的公司里,我們看到一句標語“成功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他把“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理念變成綠色的產業,在企業飛躍的背后其實是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